PingCAP CTO 黄东旭:用户选择,技术公司通往商业的规模化之路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0-22 21:23:49

应用开发如何以产品技术为底层,通过用户选择确立和调整客户策略,组织架构如何拓展客户? 图片来自“特定授权”

【编者按】作为国内最早关注企业服务投资的机构,经纬中国在To B方向已经布局了50多家公司。近日,经纬中国在北京举办“经纬创享汇”,PingCAP CTO 黄东旭在会上作了主题分享。

黄东旭认为:1、通用型产品更重要;2)在早期好客户跟大客户不重要,关键是场景适不适合,产品能不能一炮打响,早期产品更重要;3)先胜后战,创业公司比大公司更有耐心;4)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本文作者PingCAP CTO 黄东旭,文章由编辑发布,供业内人士参考。


PingCAP CTO 黄东旭: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在这个场合和大家分享PingCAP的经验。首先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黄东旭,是PingCAP的联合创始人&CTO,也是一名程序员,很喜欢写程序,到现在还在写程序。

我做一个小的调查,在座的各位有听过PingCAP公司的同学举个手?挺好的,超过一半的同学,另外一半的同学为什么不知道,大多数的同学是技术的同学,还是创始者?技术的举个手。五分之一。创业者超过一大半。

我今天这个部分,主要的广告成分比较少,主要都是激发大家去思考的一些东西。当然广告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还有一半的同学不知道PingCAP,所以我们先介绍一下。

首先我们是数据库公司,数据库公司最有名的是ORACLE,我们跟经纬,跟各种投资人不用花太长时间介绍我们干嘛的,因为有一个ORACLE大家都知道,但是有一点不一样,PingCAP做的这个事情,是一个开源的一个事情,核心的项目是把我们的核心技术、核心代码完全开放给社区,每个人都可以看我们是怎么做的,每个人都可以直接拿着用,不用给钱。

我们这个团队也是比较奇葩的团队,总部在北京,但是分公司有好多个,有很多同学我甚至连一面都没有见过,他长什么样我都不知道。

广告部分结束了,今天我主要是分享我们的一些经验故事,对不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或者不是做这个方向的同学,其实有一些难理解,很多时候经验在自己的公司里不一定适用,每一家企业的形式、环境、人员背景、思考方式都不太一样,所以我很难说去给大家去给一个万能的、放之四海皆准的一个标准,我只能分享一下这四年来的小小的经验。

经纬是第一个从天使轮到现在的投资人,我跟熊飞认识这么多年,也是一步一步的互相的成长起来。其实今天也没有说教,也没有指南,大家就放轻松听故事的状态就好。

什么是技术型公司?

我的题目,其实是一个命题作文,用户选择,技术公司通往商业的规模化之路。重点看一下,主要是这三个,用户选择和规模化很重要,但是第一步我们先定义一下今天技术型公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讲的很多经验,可能对于这种技术软件类型的B2B的公司可能更加适用,对于SaaS我觉得还有点适用,但是你做一个时尚快销这样的公司可能不一定适用。

用户选择特别重要,PingCAP在最起初做的挺好的地方就是特别佛系,有很多To B公司,在客户找上来时,认为是对产品的认可,要冲上去要把这个case拿下来。但是PingCAP成立的时候,别人找上来的90%都不做,我们有自己用户选择的逻辑。首先To B这个行业是一个长线行业,头几年或者创业很小的时候,跟收割期的客户不一定是一个类型,更多的是长线的投入。

第二,一个好的客户其实带来的价值,不一定是钱。举个例子,因为我们是开源软件,放在官网上大家随便可以用,对于使用者来说,如果是一个大的使用者,像拼多多用了这个东西,虽然它没有给钱但是在行内的口碑,对于这个数据量这个产品的打磨,其实会给到很多的,可能给钱的客户看不到的一个价值。

第三,团队服务好一个用户成功以后,团队的信心会增强。比如说,我连美团都搞定了,对团队的信心是很大的帮助,如果客户选不好,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是非常致命的一个事情,比如说一个客户你可能做的三五个月,那你可能时间其实是最宝贵的。

今天的一个重点是,大家千万不要混淆客户跟用户的一个定义。用户跟客户不是一个东西,客户肯定是用户,客户可能是给钱的,用户不用给钱,有一些客户只给钱不用你的东西,其实有这样的单子,我们不做这样的单子,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用户可能是开放的,直接免费用你的东西,用的特别爽,特别开心,但就是没有钱,我们也觉得他是一个好用户。

其实说到用户选择,第一个遇到的问题,也是大多数创业公司在早期肯定会遇到一个问题,不是说我有很多用户,或者很多潜在的人去选,而是没得选。公司新产品出来以后,你到底怎么找到早期的这些人?

PingCAP的破冰心路历程

讲用户选择的题材之前我先想分享一下PingCAP当时怎么去做破冰的心路历程。

其实先要解决没得选的问题。PingCAP的几个创始人全都是做研发的,在研发的世界里面,有一种东西叫数据库,数据库就像一个容器、一个杯子。往里灌水,杯子容量是有限的,但是你的水可能好多,一旦灌太多就冒出来,所以PingCAP就造了一个可以自动伸缩的杯子,无论怎么倒水都不会撒出来。这是很普遍的行业痛点,任何一个大一点,或者正在成长的公司CTO、CIO都要面对的。所以PingCAP当时一个破冰的好处是,这个概念不用过多的解释,大家就知道是什么东西,一开始我们特别嗨,觉得这个东西全世界都有需求,做出来一定是牛逼大了。

一开始这个项目不是一个创业项目,我们是在上一家公司的同事,想解决自己的问题,搞着搞着,上一家公司的老板认为这个东西投入太大,不搞,我们说不搞不行,这个东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后来不让搞,我们就辞职创业了,几个程序员没有见投资人的经验,跟经纬聊的时候都没有公司BP,就开始在那个上面讲这个东西的设计是怎么样的。一开始我们还是非常稚嫩的公司,想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前两年,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虽然大家知道这个东西,但是数据库的开发周期特别长,跟其他的软件不一样。你想,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你不可能两年什么东西都不干,总是要去做点事情,让大家知道你还是在干事情,产品出来以后就可以有潜在的用户去挖掘。

在这个阶段,两年的过程中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做内容营销这个事情上。也是歪打正着,一般来说,创业公司出去做营销大多是围绕着自己的产品、独特价值、客户案例,但是一开始东西还没有做出来,只能去空对空的说一些理念。

但是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特别好的方法论,就是做这种软件,或者像我们这样的技术软件的营销,特别在早期,非常不建议让一个没有写过code的同学来写技术软文,程序员是非常傲娇的群体,如果你的用户实际上是工程师的话,他可以一秒钟就可以判断这个文章是广告,是水文还是比自己牛逼的人写的。我们出来创业的时候看的太多这种这是什么东西,这个文章完全没有让人学到任何东西,我们觉得内容营销一定以干货为主,让我们自己人能够一眼看出这是自己人写的东西,这点特重要。

第二点“线上为主线下为辅”。过去很多的创业公司特别喜欢出席大会,我们一直有一个理念,写一个好的线上文章,或者一个内容,它的传播和受众其实远比你做一次线下活动要广的多。比如说,一个好的文章,一个blog,好多人会源源不断给你带流量,我们刚开始创业的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