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利率市场化差临门一脚 专家担忧搞死银行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4-05 20:53:00

时间:2014/12/02来源:中国经济周刊作者:中国经济周刊

如果说2012年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是一场少年叛乱,2013年开始的上海保税区金融改革充满了成人世界的理性氛围。虽然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冲动系统,但它更类似于复杂的眼睛里的复杂,一步去探索。

  从一开始,。2013年12月2日,在上海自贸区挂牌两个多月后,央行才公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这份俗称“30条”的顶层细则文件被业界认为姗姗来迟。

  今年12月2日,自贸区金改恰满周岁。11月中旬,上海财经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投资咨询公司等作为第三方机构完成了周年评估,但调研数百家企业和智囊的报告仅呈交于高层决策的议桌,对外界只是框架性地透露寥寥数言。

据报道,上海财经大学的评估报告指出,自由贸易区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促进贸易便利化、深化金融开放、完善法律保障等方面的综合满意度已达到80%以上。

  根据“30条”当时的设计,上海自贸区金改重心落于人民币跨境使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和外汇管理四个方面。一年后,究竟这次承载了诸多期望也背负了诸多争议的试验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亮点: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最大.

  离岸融资成本可减少一半

随着上海-香港-上海-香港证券交易所(Shanghai-Hong Kong Stock Exchange)于11月17日开业,香港投资者直接以人民币购买A股,使“人民币国际化”再次走上街头。事实上,“30”关系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和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也是上海年度黄金交易收获最大的一年。

“大胆尝试跨境使用人民币是上海自由贸易区的一个亮点,特别是允许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向海外离岸市场借贷人民币,这是该地区一种特殊的金融次级核算体系。国内企业贷款的总体利率在8%以上,离岸市场只有4%左右。该地区许多公司都可以通过这个账户从海外渠道筹集人民币,这是非常便宜的。”陈勃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采访,,该研究所是年度评估的领导者。

据悉,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以注册资本的100%为限,非金融机构可放宽至150%。陈勃认为,这改变了过去人民币国际化的困难,是人民币渗透到金融交易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这与沪港通动员海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买入A股的性质相同。2006年,由于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的条件尚未成熟,为什么上海在2007年为港股制造了直通车。当时,中国和外国还没有形成海外人民币互换协议,现在有2万亿美元的离岸市场。这是自由贸易区人民币跨境使用改革和沪港通顺利启动的基础。”陈勃分析了记者。

“外商在华投资的融资成本可以降低。企业可以从外部借入美元,美元贷款利率仅略高于1%,然后进入离岸市场兑换人民币,这样你就不需要从离岸市场借款,只需要购买离岸人民币,这样公司的融资成本就可以降低。”宋先生是一家在自由贸易区注册的跨国食品公司的负责人,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陈勃还向记者强调,。

  “央行上海总部、上海金融办都有了共识,只要不影响到国内整体的金融运行,会管,但不会管死,不同货币从不同国家的子公司打到自贸区注册的公司之后,会让银行把不同头寸轧平,这样就不需要通过外管局,形成一种资金池管理,现在高层已经明确这种试点范围还会极大扩大。”陈波对记者透露。

据记者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海外贷款已达500多亿元,形成了一定的气候。

  “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

它是指跨国企业集团根据自身的管理和管理需要,在国内外非金融成员企业之间进行跨境人民币资金余额调整和收款业务。

  最有争议的是:利率市场化程度仍然远远落后。

专家们担心“杀了银行”。

与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激烈改革相比,在以往的市场解读中,央行对“30”的利率市场化墨水是最稀有的,真正的“干货”只有2种。

尽管许多方面对上海保税区的年度评估报告保持沉默,但上海财政自由贸易区第三方评估项目组首席专家赵晓磊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自由贸易区最大的突破是放开企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过去我们只是做资产方利率市场化,现在自贸区开始做负债方利率市场化,也就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他还强调,“30条”中提到的试点大额可转让存单也已经落地。

  不过,尽管利率市场化只差临门一脚,想要跨过这一步却显得并不容易。“自贸区不能随便做利率市场化,一旦做,存款利率提高,资金都会涌进来。”赵晓雷对记者解释。

  在赵晓雷看来,目前利率市场化最大的阻力还是技术性难题。

  “就是我们该怎么来定基准利率的问题,美联储基准利率是挂钩石油,现在世界上除了石油以外,找不出能够挂住人民币这么大体量的大宗商品,港币是自由兑换的,但它是挂靠美元,人民币想跟美元分庭抗礼肯定不可能这样做,也许可以挂钩欧元、美元一篮子货币,怎么设计又是一个命题。学界也有关于挂钩天然气的讨论,想用人民币来结算天然气,但现在天然气和石油的地位还不是旗鼓相当。”赵晓雷说。

利率市场化的另一个阻力来自于现有的银行体系。赵晓磊说:“政策制定者还担心,完全放开中国银行的竞争会出现问题。现在,银行利润的来源是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差距。如果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差距缩小,可能会扼杀银行。利率问题被视为一个整体。我们需要慢慢地逐步设计该做什么。”

上海发展与改革研究所金融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所金融研究所所长也强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因各种因素而放开。影响因素非常复杂,从国际经验来看,到国内金融市场体系、商品价格体系、外币结算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还没有办法确定,完全释放的条件还不成熟。

任欣认为,银行仍然缺乏利率定价能力,没有利率市场化的抗风险能力。“如果自由贸易区放开利率定价,其影响将超出自由贸易区的范围,这相当于整个国家的自由化,这需要一个严密的设计。”

  核心:资本账户可兑换性进展甚微。

专家表示,跨境投资仍需更详细的规则.

与利率市场化步伐缓慢类似,自由贸易区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空间也接近狭窄。记者指出,,不仅企业可以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私人投资者也可以分享改革红利。在本地区就业并符合规定的个人,可以按照规定进行各种境外投资,包括证券投资。

然而,今年5月22日出台的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账户管理业务规则却引起了广泛的恐慌。陈勃对记者说:“实际上,。不仅私人投资者不被允许到国外投资,包括证券投资,而且想要进行跨境直接投资的企业也必须在该地区经营一年以上。在自由贸易区注册的绝大多数企业都被拒之门外,只有曾经是保税区的企业才符合要求。”

  无论针对企业还是个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都是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所依赖的重要载体,而资本项目可兑换更是自贸区金改的核心所在。根据架构设计,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核心就是资本账户自由化,这在学界和业界眼中几乎就是成败关键。

赵晓磊向“中国经济周刊”解释说,自由贸易区目前实行投资管理备案制度的原因仅限于企业,受到国家外汇管理的阻碍。“由于个别项目下的外汇管制尚未完全放开,或5万美元的年汇率上限,只要整个国家资本账户尚未完全转换,个人很难自由设立资本账户。”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逐步实现资本账户可兑换”纳入“十二五”规划。2012年,,表示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1年外汇安排和外汇限制年度报告相比,中国有四项不可兑换项目,这些项目仍被禁止列入上海自由贸易区公布的金融行业负面名单。

“理论上,一旦自由贸易账户的开户门槛放开,任何个人或公司都可以在不受银监会监督的情况下直接在海外开立账户。,相当于完全放开离岸账户,这是一个长期愿景,但速度非常缓慢。仍在担心风险。”陈勃告诉记者。

赵晓磊还对“中国经济周刊”进行了分析。如果资本账户的可兑换性完全自由化,就会存在系统性风险。“在最高水平设计的资本账户可兑换性现在已分阶段推进,而且非常聪明。”

“一方面,在国外建立了许多离岸中心,并与许多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以加强人民币的使用,”赵解释道。此外,通过自由贸易区,沪港通建立了回报渠道,这相当于一个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品牌,如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结算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和其他金融要素市场,这些市场已登陆该地区吸引海外投资。“

陈勃说,、企业开放海外投资自由贸易账户的具体情况,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发行。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