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杀了现金贷 消费金融的骗局就能停了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4-18 22:18:37

(本文是作者独家授权出版原创作品,未经网上贷款机构许可,不得转载,违反者必须追究)
  
  现金贷终于出事了。
  
是的,在打击现金贷款之后,现金贷款的命运最终在一夜之间暴跌,变得和一年前的“校园贷款”一样脆弱。
  
  然而,这距离它的兴起,也不过一年时间。
  
4月10日,银监会发布了“银行业风险防范和控制指南”,其中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八条对“网上金融风险管理,促进合规工作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具体的三项要求。
  
除了P2P和校园贷款外,现金贷款的“第一次”还专门用于指导。
  
许多看过指引的人都注意到,下一笔现金贷款的命运很可能就像前任的“校园贷款”一样,腰部也会被砍掉。也有很多人说,时间的问题只是第二,现金贷款的上升,这是与“校园贷款”的路上。
  
  1.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
  
2016年3月,郑州的一所大学在山东青岛跳楼,结束了年轻的生活。不久之后,校园贷款终于被世界所揭露,混乱就像火山爆发,覆盖了整个借贷行业。
  
  人们难以想象,一个刚迈入20岁的年轻人,是如何与“百万债务”这样令人费解的事实联系在一起的。很多人不知道,那些表面打着以解决学生正常学习生活为旗号的校园贷,暗地里做的却是高利贷的勾当。
  
在回顾过去的信息时,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信息:
  
在学校借款的女学生只要抵押,就可以成功地借入数千元,而无需经过任何复杂的申请程序和风险控制考试。
  
由于年利率高达70%甚至100%,40%以上的贷款学生选择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反复借贷行为来解决拖欠问题。由于这些行为,一笔不到5000元的贷款往往在几个月的滚动利润之后,直接飙升到100000元的惊人数字。
  
,这些贷款大学生的家庭要么被迫还清债务,要么不得不向警察告密。
  
除了这些惊人的故事,校园贷款甚至发展了像金字塔销售一样有组织的性。被金字塔销售洗脑的学生继续吸引他们周围的同学,随着贷款总额的不断增加,他们的“风险投资”已经从数千元上升到数万美元。
  
所有这些,使校园贷款的范围呈直线扩张。根据易观国际(Analysys)智库发布的“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年中国有3600所高校,如果学生人数超过2600万,今年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的客户群和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左右。
  
  但世事,却总是盛极而衰。
  
经过一年的专心致志,校园贷款终于被一本书的订单砸进了冰冷的宫殿。他的弟弟,现金贷款,成了这座山的新首领。
  
,校园贷在2016年下半年开始销声匿迹。截止2017年4月,全国从事校园贷业务的平台已不足47家。但这些平台的去向却并不是单纯的消退,而是选择了转向与校园贷类似的“现金贷”。来自校园贷款的基因已经被发送到新的企业,而这些所谓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它们的名称。
  
  “其实,现金贷是在中国被玩坏了。”一家国内现金贷机构负责人曾直言。
  
这种源自英国的微型现金贷款业务在中国绝对不是更糟。在国内,,这些规则从发薪贷款中延伸。一是现金借款金额不得超过借款人月薪的25%,借款手续费不得超过每日借款金额的1%,二是还款总成本(借款利息)不得超过借款本金金额的两倍,以减少高风险溢价的发生。
  
  而这一基本概念在中国却视若无睹。大部分现金贷平台为了占住市场业务量,所放出的贷款要远远超过借款人月薪的25%的这一风控警戒线,就如同校园贷一样,现金贷也开始了“高风险高利息”的危险路径。
  
目前,我国小额现金贷款业务主要分为三大类:1000元、7天、1050元、1000元、14天、1100元、500元、7天。主要为中国7000万不同的蓝领职业群体服务。这些专业群体包括快递员、食客、司机、厨师、理发师、房地产经纪人和其他没有经济基础的“次级”人士。他们的月薪只有4000元左右,但经常贷款2000元。
  
  而这种看似雪中送炭的超短期微额信贷,利率也相当不菲。以1000元7天还1050元的现金贷业务计算,其对应的年化收益可高达约260%。
  
工作收入太低,还款压力急剧增加,只能让这些蓝领阶层和校园贷款一样“借新还旧”。由于这些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加上一些粗心大意,中国的现金贷款将演变成一系列的系统性风险爆发。
  
  或许我们曾不止一次读到像“年化600%,人死方能清债”、“辱母”这样的人间惨案,但这在庞大的现金贷市场里,却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从校园贷款到现金贷款,只是一碗不变的饮料,同样的口味,同样的配方,怎么可以说是突破还是转型呢?
  
  2.一根链条上的三只蚂蚱
  
  校园贷与现金贷的异曲同工之妙,还在于它的身上始终捆绑着这样三只“彼此依偎”、“互相取暖”的蚂蚱。
  
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平台本身。
  
在许多运营商看来,小额现金贷款似乎“利率”极高,但运营压力绝对不是很低。站台负责人计算出,如果100人借入1000元,为期14天(14天后偿还1 100元),该平台相当于100000元偿还本金,假设只有90人偿还,组织实际收到的本金为99000元(1 100×90),相当于业务损失。
  
  这位负责人坦言,自己最关心的两个财务数据,一是借款量,二是坏账率。这决定了自家的业务能否在短时间内突破盈亏平衡线。
  
  而大部分平台在业绩连连亏损的情况下,只能牺牲最基本的风控底线,另辟蹊径。
  
  “目前,多数国内互联网金融机构引入的,恰恰是违背行业规则的大额现金贷业务。”一位从事大额现金贷业务的机构负责人表示。这类业务年化借款成本约在30%-40%,虽然表面上低于微额现金贷,但考虑到它借款额相对较大,借款期限又长,加之取消了借款上限限制,其实际利息收入甚至比微额现金贷更高。
  
  而这,也成了“悲剧”的开始。
  
“事实上,整个大型现金贷款行业的坏账率高达15%至20%。”组织负责人透露。一方面,大企业本身的自然风险溢价很高,借款人往往会因为创业失败或业务曲折而无法偿还;此外,由于现金贷款没有抵押品,一些平台为了快速增加业务量,也是风险控制虚假的,导致大多数借款人可以简单地美化个人财务信息,可以申请到大量现金贷款。
  
  “这决定了大额现金贷业务同样是刀口舔血,游走在高风险与高收益之间。”机构负责人表示。而为了盈亏平衡,即使在知道后果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得不一次次用这样极端的方式覆盖坏账率,求一个表面的宁静。
  
  而在业务报表难看时,他们更是不惜成本地借助这根绳链条上的第二只蚂蚱——中介的力量。
  
  “在我们当地,每年至少有6000人涌入现金贷行业。”某现金贷平台三线城市分公司经理表示。这些人平均月收入高达上万,远远超过当地人均收入。
  
贷款量的快速增长,使另一个行业悄然诞生。离线贷款需要信用官和销售人员,在线贷款也开始作为中介出现。他们在这个产业链中扮演着“形象包装”的角色。在“网上贷款口”的主要联络小组中,吸引客户。
  
“每个佣金可以是5%≤10%。”一位贷款经纪人说。他的主要工作是寻找潜在客户,帮助贷款用户“打包信息”,解决简单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些中介机构在数以千计的平台现金贷款平台中都有“风险控制内部人员”,并且很清楚每个平台的风险控制需求。他们与内部人士携手,轻松鼓励客户为现金借贷平台提供稳定的贷款,但同时也一步地将风险带入整个产业链的深度。
  
  暴利且精密的流水线运营,让这个乍听之下并不起眼的职业,在2016年里成了最大的“高薪黑马”。在某些二三线城市,一个5个人的小公司,仅仅靠着贷款提成,便可在一年之内盈利数百万。
  
  而那个在最后才知道事实的蚂蚱——贷款人,则反倒成了整个链条中的定时炸弹。
  
  在很多资料中我们都发现,在被中介拉过去借贷之前,这些贷款人都不会知道利滚利的效果会如此巨大。“借1000元,一周后还1100,感觉只多了100元”,一位贷款者说。因为金额基数并不大,加之很多平台均以“日息”、“月息”做为宣传噱头,导致用户对利息的敏感度不断下降。
  
一旦以一种正式的方式计算出来,利率就会立刻变得惊人。
  
  “全国78家较知名的现金贷平台,平均年利率基本在158%左右,最高的“发薪日贷款”年化利率甚至可达600%。“一位业内人士说。
  
因此,在现金借款者的例子中,有很多人因为利润和利润而不得不借贷新的和旧的。
  
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都没有抵制从平台借款10,000元的诱惑,一年后,甚至这个利率加上迟付,又变成了四万元。出于恐惧,这些人不得不再次从新的平台借用,以从第一个平台预付资金,但在不久的时间里,这个数字直升到8,000元。第三,第四,第五。又一遍又一遍,最初的10,000元最终演变成了数十万元的如此可怕的数字。
  
现在可能是个故事了,但那是一个真正的意外。平台、中介、贷款人、三脚架在这个已经十分复杂的城市中发挥作用,进而号称是整个消费金融时代的进步。
  
  3.下一个骗局,有多远?
  
也许很多人都会说,在去年的改造之后,校园贷款已经成为正确的轨道;所以现金贷款以这种方式重新开始发展是不是一件好事吗?
  
这个想法是对的。但还有一个词说得更好:要吃一份,你必须明智。
  
我们不能用每一次流血牺牲来证明我们的决断和智慧,也不能用后来证明我们果断和智慧的努力来证明我们的果断和智慧,我们不能放弃第一课,思考第二次良好开端的机会。
  
校园贷款和现金贷款之间的差距是大,小是小。不同的定位人和不同的商业模式确实会带来不同的现场操作和不同的风险控制模式,但从根本上讲,两者都犯了教育不足的错误。
  
不少校园贷款女大学生,只是为了一个口红、一个袋子,走上了赤裸裸的便条之路,现金借蓝领,因为迷恋3C产品来借新还旧,借来享受。他们缺少的是金融和商业教育。
  
校园贷款和现金贷款中介团体、联合风险控制人鼓励借款人收取佣金;同时,转售信息、暴力收集,使许多借款人不得不逃离、跳跃甚至跳跃。这些中介机构缺乏的是“人性教育”。
  
  而身为平台运营者,为了美化数据,抛弃最基本的风控底线,用高利率来掩盖高风险,让行业一次次地站在刀尖上舞蹈,这些人需要的是真正的“专业教育”。
  
事实上,在中国银监会4月10日发布的指导意见之后,一份手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说,校园贷款已经软着陆后的装修,那么为什么不风暴现金贷款比较温和呢?
  
我们善于发现错误,但我们只善于发现错误。校园贷款和现金贷款的问题不再是谁温柔、谁暴力、谁生谁死的问题。
  
没有重新清理,教育,任何所谓的新形式的金融链将是一个外壳。壳牌的忙人终于成了集团,受害者终于成了集团。
  
  那么,即便是在整治完校园贷现金贷后,也总会有下一个、下下个美其名曰为新金融的“××贷”诞生,施行同样的作风,开拓同样的市场。
  
  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离下一个骗局,还会远吗?
  
作者:7月MiuMiu微信官方账户:河流和湖泊Miu on(JulyMiuMiu)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