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2017年发展最全成绩单公布,列全国百强县市第21位!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6-10 02:02:53

2017年海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强富美高”新海门建设迈上新征程。


Top1

综  合

 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5.90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01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563.06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516.83亿元,增长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5445元,比上年增长7.6%。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1位、全省第8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4.9∶49.6∶45.5。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54.32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8.4%;实现新兴技术产业产值768.94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35.5%。

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3292户,比上年增长33.0%;注册资本195.72亿元,比上年下降4.1%。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0320户,比上年增长16.4%。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5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253家,重点服务业企业282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70家,房地产企业88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227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298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0%,比上年提高1.93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平稳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与上年持平,衣着类上涨2.8%,居住类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8%,医疗保健类价格与上年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5%。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涨0.3%。


Top2

农林牧渔业

粮食生产总体平稳。全年粮食总产量19.84万吨,比上年增加0.68万吨,增长3.5%。其中:夏粮4.73万吨,增长4.4%;秋粮15.11万吨,增长3.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0680公顷,比上年增加740公顷;棉花面积7000公顷,比上年减少1500公顷;油料面积27100公顷,比上年增加280公顷;蔬菜面积30640公顷,比上年减少400公顷。

林牧渔业总体稳定。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046公顷,林木覆盖率达24.0%。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5581吨,下降7.3%;禽蛋总产量43945吨,增长0.8%;牛奶总产量4825吨,增长1.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比重达67.1%,家庭农场74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37个。全年有效灌溉面积达48333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67公顷。全年节水灌溉面积达14333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67公顷。全市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32.80公顷,总量达20833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8.60万千瓦,增长1.0%。全市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超89%,农业现代化建设稳居全省县市第一方阵。



Top3

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7.12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63.32亿元,分注册类型看,民营企业产值1394.20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产值735.12亿元。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产值1687.83亿元,轻工业产值475.49亿元。

建筑业发展保持稳定。年末全市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70家,其中,特级资质建筑企业4家,一级资质建筑企业52家,二级资质建筑企业45家。全市建筑业施工人数达30.88万人。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28.59亿元,增长11.4%。全年施工面积1.58亿平方米,增长8.5%;竣工面积0.37亿平方米,下降7.9%。获批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三建、中南、龙信等3家企业入围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中联世纪晋升特级资质,新增鲁班奖、国优奖各3项。

Top4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3.6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民间投资496.51亿元,增长8.3%。工业投资372.09亿元,增长8.0%。服务业投资261.57亿元,增长11.0%。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0.05亿元。全年房地产投资51.97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477.6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85.84万平方米。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42.7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8.96万平方米。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10.90万平方米,增长4.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05.35万平方米。

Top5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14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3.06亿元,增长9.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23.08亿元,增长9.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346.44亿元,同比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29.70亿元,同比增长9.4%。


大众消费总体稳定。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2.0%,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5%,粮油食品类增长6.1%,烟酒类增长13.4%,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5.3%,日用品类增长3.7%,金银珠宝类下降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8%。


Top6

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345.48亿元,同比增长34.0%。其中,出口总额324.06亿元,增长37.5%;进口总额21.42亿元,下降3.4%。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额129.36亿元,占出口总额比重39.9%。对亚洲、欧洲、北美洲的出口额分别为190.75亿元、36.85亿元和25.91亿元,列前三位。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化,家纺产业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外经合作总体平稳。全年新批外资项目27个,新批增资项目7个,其中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5个。新批协议外资4.60亿美元,同比下降22.2%;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00亿美元,增长6.6%。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3.13亿美元,下降27.6%;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7.89亿美元,增长8.9%;新派劳务人员645人,比上年减少700人;年末在外劳务人员5475人,比上年减少374人。新批境外投资企业8家,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1.31亿美元,下降6.4%。

Top7

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旅游业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升。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851.12万吨,增长9.1%,公路货物周转量达136106万吨公里,增长10.4%;水路货物运输量11.46万吨,增长6.9%,水运货物周转量8829万吨公里,增长8.8%。公路客运量431.64万人,下降10.5%,旅客周转量34888万人公里,下降6.8%。市内等级公路为2516.61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89.09公里,二级公路110.09公里,三级公路226.99公里,四级公路1790.43公里。

汽车保有量较快增长。年末汽车保有量为18.83万辆,增长13.2%,其中,小型汽车18.29万辆,增长12.5%。年末全市个人汽车保有量为17.38万辆,增长12.3%。


邮电通信快速发展。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全年电信业务总收入2.18亿元,增长5.1%。本地电信固定电话用户数17.12万户,比上年减少3.0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100.92万户,比上年增加5.33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118.02万户(含手机用户),比上年增加10.54万户。


旅游市场有序发展。全市共有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1家,2A级景区1家。旅游星级饭店6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11家,省工业旅游点1家。有旅行社6家,旅行社营业部21家。全年接待游客408.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国际旅游者人数 11.84万人次,增长16.9%。旅游总收入达37.57亿元,增长17.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1296.87万美元,同比增长14.1%。

Top8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50亿元,同口径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51.10亿元,同口径增长7.4%。其中,增值税增长22.9%,企业所得税增长45.6%,契税下降9.5%。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79亿元,比上年增长9.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19.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公共安全支出5.83 亿元,增长14.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84亿元,增长7.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54亿元,增长7.9%;科学技术支出3.05亿元,增长44.5%。


金融市场保持平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商业银行22家,各项存款余额1433.70亿元,比年初增加54.57亿元,增长4.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52.07亿元,比年初增加42.56亿元,增长5.5%;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38.34亿元,比年初增加15.61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各项贷款余额969.62亿元,比年初增长143.74亿元,增长17.4%,其中短期贷款373.80亿元,增长9.5%;中长期贷款554.54亿元,增长25.4%。住户消费贷款240.6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82.56亿元,中长期贷款158.05亿元。

Top9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6家,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2家,招商局重工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22件。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3件,获评省名牌产品12个。获批国家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建成“众创空间”6家。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顶尖人才8名,入选省“双创”团队1个、“双创”人才8名。新增高技能人才4587人,每万名劳动力中拥有高技能人才880人,人才综合竞争力跻身全省十强。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共有普通中学33所,在校生33761人。其中,高中7所,在校生10385人;初中26所,在校生23376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6132人。小学41所,在校生4758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02人。各级各类幼儿园58所,在园生21432人。全市教职工数9783人,其中,专职教师8336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新组建教育集团4家。启动实施教育装备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第一实验小学、新教育小学、能仁小学、实验初中等4所新建学校投入使用。教学质量不断攀升,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本一、本二上线率分别高于省平均上线率24.5个和23.7个百分点,清华北大达线17人,海门中学高考核心指标南通第一、全省领先。校园足球、新教育实验等品牌影响效应不断放大。

Top10

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全市年末共有文化馆(站)13 个,公共图书馆13个、藏书146.30万册。举办各类文化展览会20次,组织文艺活动300次。有专业技术表演团体24个,演出360场次,观众10万人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省领先,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首批“书香城市”。全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300 平方米。江海博物馆开馆试运行。建成180 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 180个村(社区)健身广场。江海大舞台、海门之夏、江海文化艺术展示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海门山歌艺术剧院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市有线电视用户累计达20.90万户,开通有线电视频道197套,光缆总长度达6000公里。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全年出版《海门日报》298期,《海门日报》期发行量达2.6万份。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0个。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站、卫生监督所各1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43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76人,注册护士1748人,药师、技师、检验和其他人员1386人。全市拥有实有床位3806张。全年总诊疗病人410.01万人次。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82.62岁。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为100%。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诊疗人次增长13.7%。人民医院新院土建主体结构完成,临江新区卫生院建成投用。截至目前,建成国家级卫生镇2个、省级卫生镇5个。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体育场地2921个,其中系统内5个。全市共有等级运动员450人,其中,二级37人,三级413人。全市共有等级裁判 622人,其中,一级以上59人,二级290人,三级273人。全市共有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2834名,其中,国家级11名,一级109名,二级738名,三级1976名。全年举办大型全民健身演示会35 场次,参加各类健身活动达31万人。足球小镇入围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Top11

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年末建成区面积达28.80平方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20.97平方米。年内新增建成区绿化面积53.5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9%。市区新增园林绿地面积6.55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348.13公顷。全年新安装路灯336盏,路灯盏数达2.76万盏。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保持在12万立方米,年污水处理总量达3074万立方米。年内新增供水管道61.41公里,新增用户2030户,全年供水总量达3582.83万立方米,售水量为2993.71万立方米。全市液化气用气普及率达100%。天然气供气管道长度478.49 公里,用气人口达30.36万人。

生态保护持续加强。市区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二氧化硫为0.017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为0.024毫克/立方米,PM2.5为0.037毫克/立方米,下降17.8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到良好以上的天数为296天,占全年天数的81%。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3.8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8.4分贝。出台全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依法关停化工企业26家、关停整顿砖瓦生产企业26家;完成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整治143台、化工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42家;封堵非法排口22处,拆除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87家。

Top12

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基本稳定。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9.8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194人,其中二孩1598人,人口出生率为7.2‰;死亡人口10273人,人口死亡率为10.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8‰。年末常住人口90.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32元,比上年增长9.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38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15元,比上年增长9.3%。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18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390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57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4.2平方米。

社保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为98.3 %,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2.64亿元,增长5.6%。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34万人,增长3.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79万人,下降0.7%。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98.97%,医疗保险收入16.12亿元,增长34%。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0.62万人,增长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9.20万人。失业保险覆盖率为98.75%,城镇失业保险参保12.21万人,增长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9%,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306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15元提高到125元。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50元。


社会福利事业扎实推进。全市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413人,其中城镇360人,农村6053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306万元,其中城镇201万元,农村3105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247人次,农村临时救助资金额达101万元。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托老机构43家,共有床位7252张,入住老人3427人。


(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就业、农业、建筑业、对外贸易、交通、汽车拥有量、邮电、旅游、财政、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住建、环保、人口、居民收入、社会保障、民政等相关数据均来源于部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