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3月17日电 (张澍楠)加息如期而至!北京时间17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25基点。上一次加息是在2018年12月20日。
距离上次加息3年零3个月后,美联储再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0%区间,符合市场预期。此外,美联储将贴现利率从0.25%上调至0.5%。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声明显示,乌克兰冲突可能造成通胀压力,经济增长放缓。美联储表示通胀上升,并称物价压力范围更大。美联储认为,继续加息是合适的,预计在接下来即将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美联储将开始减持美国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FOMC经济预期称,2022、2023年失业率预期中值分别为3.5%,3.5%(去年12月预期分别为3.5%、3.5%),通胀预期分别为4.3%、2.7%。
最新发布的点阵图显示,16名委员中,有11人预计到2023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将高于2.4%的中性利率。
本周称得上是年内最关键的央行议息周,美联储领衔七大央行本周议息。
英国央行3月11日公布的季度英国公众通胀态度报告显示,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英国通货膨胀率的中位数为4.3%,也高于去年11月调查的3.2%,且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不断推进英国央行的加息步伐。市场预测到6月份,英国央行将加息超过100个基点。
经历2月28日1050个基点的加息后,俄罗斯央行本周利率决议引发关注。俄罗斯央行在当时一份声明中称,俄罗斯经济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这一关键利率的提高将可能确保存款利率提高到冲抵加深的贬值和通胀风险所需水平。
巴西方面,市场预期巴西央行将连续第九次提高关键利率,至11.75%。在一年前,巴西央行的关键利率仅为2%。激进紧缩周期背后的驱动力是该国CPI的飙升,巴西央行行长内托表示,目前正面临着国内超过10%的通货膨胀,是官方目标的三倍。
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货币政策工具前瞻性操作将是主动应对的实质性举措,下一阶段会逐步体现出来。货币政策工具将加强前瞻性运作,提前展开布局。可能会通过扩大逆回购力度、超额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偏松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可能会再次小幅降准。
此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二季度MLF利率或将再度下调10个基点,同时,实施全面降准的可能性也较大。这意味着短期内货币政策仍将处于集中发力期,持续推进宽信用和宽货币进程。货币政策的稳中求进,将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点。
华泰期货认为,在美联储紧缩靴子落地后,结合3月国内信贷数据情况,4月仍有宽松窗口期。可以观察票据利率情况判断,若票据利率逐步回落至2月低点,表示实体融资需求持续低迷,则3月宽信用进程可能受阻,降息概率将会增加。(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