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21年基金公司赚钱榜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5-05-15 10:12:28

最近我看好多人在讨论天相投顾测算的“2021年基金公司赚钱榜”。其实吧,这个榜单,每年都有,可能2021年是连续2年公募大牛之后极富挑战的一年,才会尤其引得关注吧。

要知道,相较于2020年91只“翻倍基”的辉煌战绩,2021年仅3只基金增长率超过100%,跌幅最大的达48.97%,多少明星基金经理折戟2021年。

和大家介绍下,天相投顾在榜单中考察使用的数据指标叫“基金公司利润”,即本期已实现收益加上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反映基金在一段时间给投资者赚了多少钱,基金利润越高,赚的钱越多,在同等规模的情况下,一段时期内基金利润越高的基金收益率也越高。

该数据在定期发布的季报中就有。

有人可能要问,看一家基金公司能不能赚钱,直接看它家旗下基金净值高于1的占比呗,毕竟净值越高,说明基金越好,这不就能体现投资实力?

而规模的背后又关乎一家基金公司产品线布局是否完善、产品运营能力等等。

近些年,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券商财富管理转型、银行理财净值化、市场行情等多重因素的催化下,2019年以来新发基金驶入快车道,爆款基金、“日光基”频出,我们看到投资者热衷于追逐爆款基金,越是限额,购买的欲望更加高涨。

然而,2021年给新入市的基民进行了最为惨痛的投资者教育,也给一些盲目扩规模的基金公司带来成本的激增,进而导致盈利数据下滑。

从已公布的榜单看,在市场跌宕起伏,结构性机会越来越难以把握的2021年中,最有代表的权益基金赚钱榜(包括主动权益和被动指数)中,166家基金公司里12家利润过百亿,只有3家超过150亿,其中,国泰基金以183.04亿元的利润位居第1。

2021年,在市场震荡的大背景下,沪深300指数下跌5.20%,国泰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16.68%,超越沪深300指数21%以上。

如果说产品业绩是决定基金公司利润的关键一环,那么规模管控则是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难题,国泰基金先后做了以下动作:

第一,在产品设计时,陆续推出封闭期、持有期产品,从产品底层设计的角度,帮助投资者管住追涨杀跌和频繁交易的动作,获得比较好的长期收益体验。同时,在设计基金产品时,也会根据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精准匹配合适的产品。

第二,在产品发行时,把认购规模控制在基金经理能力圈范围内,牛市时不盲目追求“爆款”。

第三,基金经理在管理风格上普遍有节制,不搏取极致的短期排名,在管理全市场基金时,避免追逐短期热点或押注单一赛道造成基金净值的大幅波动,力争为投资者带来更稳健的投资收益,和更好的投资体验。如它家的徐治彪,虽出身医药,但不止于医药,2021年中证医疗指数跌14.71%,徐治彪管理的国泰大健康股票A却有20.51%的收益率。

国泰基金,随行业而来,1998年第一家规范成立、发行了首只封闭产品(基金金泰)的基金公司,作为市场最早的参与者,期望它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基金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国泰大健康股票A为股票型基金,属于证券投资基金中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较高的品种,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国泰大健康成立于2016年2月,该产品2016-2021年年度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为:25.30/14.61,23.54/2.83,-23.45/-27.80,81.60/16.06,55.59/18.38,20.51/0.34。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