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做兼职遇上校园贷 卖卡居然变刷单?!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0-11 03:43:58

时间:2017-11-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中国青年报

那么,想想当时你听了那么多骗子的话,真是太傻了!“说到几个月前被骗了,安徽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大二的张达(化名)还很生气。

  本来是在学校兼职代售手机卡,后来被要求用身份证在网络购物平台上按揭贷款购买iPhone,结果不仅没拿到手机,连应得到的按揭款都无影无踪。和他有同样遭遇的学生不在少数。

  安徽高校的多名大学生反映,今年8月中旬,他们被一家名叫安徽征途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征途公司”)的企业骗了购机款,现在每个月都要为这家企业垫付数百元的按揭款。

据了解,该旅行社在合肥多所高校开展手机卡销售业务。受骗的大学生来自省会合肥的许多高校。目前,已有160多名学生被骗,涉及金额达数十万元。

我想赚更多的零花钱,丰富我的生活。\r\r\r\r\r\r\n""

  张达平时课余喜欢运动,还在学生会担任职务,校园生活安排比较丰富,但还是会抽出时间来做点兼职,用他自己的话说:“想多挣点零花钱,丰富一下生活。”

“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大部分都花在学校吃饭上。其余的朋友聚在一起时,在缺衣服的时候买两件衣服,但如果他们想和朋友出去,钱显然是不够的。”张达说,周围的许多学生都是兼职的,作业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知道一些天赋,所以他们去跆拳道或舞蹈俱乐部当兼职教师,另一些人去餐馆和服装店当店员。

  张达大一时就在学校附近的小饭馆当过勤杂工,按小时取酬,1小时10元,他只有周末才能抽空去干活儿,赚的钱十分微薄。

今年3月,张达被介绍为手机卡业务的兼职代理。

“这个兼职是由一位同行介绍的,他说他是校园的经纪人,还去了有关公司实地考察,最后推荐了这次旅行。“张先生说,他在网上遇到了一家类似的公司,他是一名兼职经纪人,他会考虑是否有任何风险,但这种熟悉程度的引入使他产生了怀疑。

  公司让张达在三四月开始招学生当“业务员”,开学时将新生带到学校内的公司网点,向新生售卖电话卡,卖出一张卡,公司承诺会给张达80~120元提成,他再去和“手下”的“业务员”分成。

  张达觉得,这份收入显然比饭店勤杂工“高得多”,他也向身边有经验的同学咨询过,手机卡代售是否可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也就一口气答应了下来。

  “卖卡”莫名其妙变成了“刷单”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公司不仅没有按时发放代理费,还向张达提出了新要求。

这家旅游公司的校园经理孙某要求张达用他的身份证买一部iPhone。通过网上购物平台芬琪尔的抵押贷款。

  “你们很多同学都在做这个,没什么问题,要是做的话,钱肯定按时给你们,不做的话,代理电话卡的工资可能就没有协议上给得那么多。”据张达回忆,当时孙经理是这么“劝说”他的。

周围也有学生选择不“刷名单”,但张达认为那样的钱会少一些,或者没有“放弃”。向他推荐这份工作的同学说:“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几个月了,绝对没问题。”然后给他打了一针“心脏疗法”。

  据张达回忆,孙经理当时表示,征途移动公司与“分期乐”有合作关系,这只是简单的“刷单”行为,不用他承担费用,并承诺公司每个月会在还款日前将钱打给他,还保证这是极其“安全”的行为,没有风险。

在孙中山的强烈劝说下,章大钊买了一台iphone 7+,每月偿还贷款549.92元,总价为6599元。

  而张达向对方提出的“为什么钱不能一次性给我们”的疑问,公司没有回应。

在正常还款两个月后,旅游公司直接“蒸发”。

  “手机刚寄到学校就被孙经理拿走了。”张达说,公司从5月开始就拖欠费用,并让他先行垫款,理由是“公司资金周转不开”。

  考虑到违约金和个人信用,张达不得不自行垫付了一期按揭款。到了6月,张达突然联系不上征途移动的员工了。

“过去,孙经理每隔一段时间就给我们开一次经纪人会,自从他在汾基尔买了一部手机后,基本上已经失明了。”

校园经理孙说他已经离开了,而公司的老板王晓某也没能通过。面对余下的4949元按揭未还,张达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不能急着赚钱一段时间。

  目前,合肥市新站区公安分局已经介入调查这起案件。

安徽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安徽省消费者保险委员会律师吕滨认为,这家旅游移动公司打着一家不存在的公司的旗号,表面上是在招募大学生从事移动校园卡的销售。事实上,这是在欺骗大学生用个人身份信息来购买数千元手机,透支账单,并最终为他们买单。这是利用虚构的事实或隐瞒事实来欺骗大量的公共和私人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欺诈案件审理具体适用法律的解释”和“刑法”的有关规定,移动旅游公司的行为已成为刑事案件立案的标准。

  吕斌建议,为防止进一步的伤害后果,受骗的大学生要按时偿还贷款,然后通过公安机关向犯罪分子追赃。“大学生最好联合其他受骗同学一起去报案,以引起公安机关的重视”。

  另据了解,目前合肥还出现了几起类似的大学生兼职被诈骗案,作案人手法不同,但“套路”相似:都是利用大学生寻找兼职赚钱的“迫切”心理,通过网贷平台或刷单平台,打着“零首付”“零利息”等低门槛、低成本的幌子,让大学生先吃点“甜头”,后期诱骗学生上当。

今年9月25日,在合肥树山区一家酒店工作的学生秦某看到了一条兼职刷牙信息。秦随后联系对方刷第一批109元,另一位立即还给了他114元。很容易得到5元的佣金,然后秦在一小时内总共转移了四块钱,总计12000元。这时,对方告诉秦,定单必须转两次,否则他拿不到钱。秦急忙向老师和同学借了12000元,然后互相转帐。

  之后对方又以时间太久造成卡单为由让秦某再转一次,秦某此时感觉可能上当受骗,而对方已成功骗取2.4万元。

同样,毕业于合肥一所大学的王先生发现,许多互联网平台可以在没有任何保证的情况下为大学生办理分期贷款和购买手机,没有资格,只需移动手指,填写表格,就可以轻松地借出数千甚至数万元。结果,王某某想出了利用学生身份来处理贷款和非法占有的想法。

  王某某笼络其他人,在一些写字楼里租下房子,利用QQ群、分类信息网站等渠道,散布招聘学生兼职的虚假广告。

  不明就里的大学生前来应聘后,纷纷注册了各类网贷平台账号,王某某谎称自己与这些平台有合作关系,注册只是为了完成业务量。

  而当兼职学生注册开通这些网贷账号后,王某某便要求学生在各类平台上办理购买手机分期付款和网络贷款业务,并要求学生将贷款下来的手机和资金交给自己支配,每单分别给予学生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提成”。为彻底打消学生们的疑虑,王某某还承诺到期就会还款,一切风险由自己承担,与当事人无关。

  之后王某某不仅蒙骗学生拍摄照片及视频,让学生办理银行卡后交给他保管,甚至利用各类平台审核松懈的漏洞,冒充学生本人提高贷款额度,非法占有大量资金,而很多受害人竟对此毫不知情。至案发时,警方统计有246名学生受骗,涉案资金300多万元,贷款平台19家。

  合肥警方提醒,大学生在求职或兼职时,不能为了薪水一时心切,将自己的身份信息透露给他人,更不能随意在网络平台上申请各类贷款。一些贷款公司在向大学生群体推销业务时,往往不如实告知借款的真实风险,不详细告知贷款利息、违约金、滞纳金等收费项目的计算方式和可能金额,反而经常打着“零首付”“零利息”等幌子进行诱导,致使某些涉世不深、自制能力较弱且消费欲旺盛的大学生上当受骗,从而既侵犯了金融服务消费者的知情权、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又有欺诈诱导和强迫交易之嫌。

  “这次受骗后,父母规劝我最近不要做兼职了,要把精力投入到学业之中。”虽然6000多元还没追回,但张达目前放弃了兼职的想法,回归到校园生活之中。

“现在,回顾当时的一些细节,有很多漏洞,但为什么你当时没有注意到呢?还太急了,不能把它当作教训。”张达觉得,如果再找份兼职工作,一定要“看得清楚”,不敢相信熟人介绍的东西。

急钱?我们评估了数百个小额金融产品!跟随微信公众号“钱包包”(身份证:钱宝大子),不再害怕借钱。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