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伯父魏文翰(下)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7-07 22:28:14

 

上海海运学院教授

问:魏文翰先生除了参加这些社会活动外,教学方面呢?


答:新中国成立前,他在1929年至1937年间担任过东吴大学比较法学院的教授。1935年还曾担任上海鸿英图书馆董事。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海运学院的海商法学科是以他的名义来牵头成立的,因为他名气大。魏文翰是东吴大学比较法学院教授的时候,我父亲才是东吴大学比较法学院的学生,他们之间相差得很多。不过,他虽然跟我父亲是同一年(1962年)调入上海海运学院的,但是他的调入只是名义上的,因为他的编制始终并不在上海海运学院,而我父亲是正式调入的。所以,学校给魏文翰的不是工资而是车马费。但是据我父亲讲,魏文翰拿的车马费比他拿的工资还多。

魏文翰带学生也在我父亲之前,他大约1963年在上海海运学院带了冯大同和尹东年两位学生,他上课的次数比较少,难得来,但总还是会去的。

海商法讲座也是以魏文翰的名义起的头,讲座地点之所以选在上海,是因为上海航运比较发达。这次讲座从3月起连续至12月止才讲授完毕。这个讲座刚开始是魏文翰在讲,其实他讲了三个月不到,之后因为太忙就交由我父亲去讲。这个讲座是受政府所托,面向的是当时的外贸公司、进出口公司、航运公司、外代等企业和学术团体。地点是在上海科学院,讲课频率是一个礼拜一次,每次大概顶多三个小时。


问:魏文翰先生有参与过一些案件吗?


答:1950年美国有一艘加利福尼亚号船撞沉了一艘中国的客轮,这个案件主要由魏文翰参与,案件的最后结果是美国输了。这个案子好像是在天津审理的。


海商法著作

问:魏文翰先生在学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呢?


答:我觉得他下面几本著作比较有名。

    一本是《海运法》,分为上、中、下三册,是魏文翰最早的有名气的著作,1933年由大华印刷公司印刷,青光书局发行。

一本是1943年由各埠中华书局发行的《共同海损论》。根据这本书的自序,当时中国内河沿海所发生的一切海损事件的理算,均托一名在上海的英籍海损理算人W.R.M.Stevens进行办理。但是,随着这名外籍理算人的离去,国内又鲜有相关研究,则无人可进行理算。在此等背景下,魏文翰著成此书,以期“对我国航业学术之进展及法律案件之审判,微有裨益”。


一本是194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海上保险学》,这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据这本书的自序,当时重庆后方保险学方面的参考书籍奇缺,即便是最简略的相关书籍也难以拿到,所以魏文翰写了这本书以应需要。其实,这本书可以说是对《海上保险法要论》一书的再版,后者是魏文翰于1933年应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之要求著成,内容比较简略。再版的《海上保险学》内容有所增加,共有十六章和五个附件,其中第七章保险契约的内容十分详尽。


   一本就是《海商法讲座》,是在他为“海商法讲座”撰写的讲稿的基础上加以增删、修改和补充完成的,于1965年由法律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共有十一章,第一章是总论,第二章论述船舶航行权和沿岸国管辖权,实际上是船舶、船员、海洋航行和沿岸国管辖权四个方面的综述,第三章至第五章围绕海上运输这个中心,分别讲述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第三章),海上旅客运输合同(第四章),定期租船合同(第五章)。魏文翰在这本书的前言中特别提到定期租船合同严格说来并非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第六章到第十一章属于专题论述,依次是船舶拖带、船舶碰撞、救助报酬、共同海损、船主责任范围和优先权和海上保险合同等内容。此外,这本书还附有英汉名词术语对照简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事仲裁委员会制定的救助契约标准格式,以及伦敦保险学会拟定的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单条款。


   一本是他在美国出版的回忆录My Life in China


终老美国

问:我们了解到魏文翰先生于1972年离开了大陆而去往美国,之后便少有音讯。那魏文翰先生在美国还继续从事海商法的有关工作吗?


答:离开大陆之后,他首先在香港待了两年多,是在香港的朋友家里。那时候出国没有那么容易,他只能暂时靠着他在香港的老朋友接济,等他在美国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帮他申请到美国定居。签证申请成功后,他就在美国住下了,也找到了房子。后来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找到他,因为他英语口语相当好,想聘请他继续教授海商法。但是,他只是名义上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实际上并没有去,因为据他自己在回忆录里所说,他在国内因经受干校的磨难而落下了病根,从香港到美国期间发病,动过手术,腿脚不灵便,需要坐轮椅。但是,哥伦比亚大学一直给他保留着职位,美国政府也给他发救济金养老,所以他到了美国之后,实际就没再做海商法了。

    等到1979年,官方发声说希望魏文翰回国,继续在海商法领域内发挥作用,这时候我父亲就写了一封信给魏文翰,魏文翰1979103日回信道:

文达老弟,昨天收到你的两月二十七号的来信,阅读之下,使我精神上达到了万分兴奋,当时悲喜交集。喜的是祖国尚在召唤我,虽然我非常愿意,关心祖国,为祖国效力,但是我的健康是日渐衰退,而且很快每天的生活起居都要依靠别人帮助,洗漱穿衣走路各方面都不能随心所欲。自从1975年手术以后,更是行动地困难,已经发展到了不大能写字,讲起话来没有声音,最多只能发点喉音,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代我向刘会长感谢他对我的美意。

在香港的时候我曾写过两本书,一本是关于我的一生的描述(注:My Life in China,你所有知道的南北通航的经过,在这本书都详细写着了。我还写了一本海上避碰规则的解释,没有全部完工,还要整理,我现在经济困难,你把这个意图告诉政府方面,。……

我还有一个学生毕业了,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四月份要去北京,帮助政府参与议定某项法律,他到中国时会去看你的。我希望我的健康能够好转,如果可能的话,这回秋天到上海来一趟。

这封信的原件我没看到,我看到的是抄件,并不是魏文翰的亲笔。信里面提到的专业书籍一直没有出版,。

他于1989年在美国去世,信中说的要来上海也一直未能成行。

(全文完)


口述人:魏友宏先生

访谈人:北京大学“口述海商法史”小组杜彬彬

张永坚老师

时间:2017年11月27日

(特别鸣谢上海海事大学孙思琪博士提供魏友宏先生的联系方式!)


【本文由口述海商法史原创,如需转载,请通过微信公众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口述海商法项目”由北京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发起,志愿者团队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和研究生同学组成。我们将以访谈的方式,记录学术界、司法界以及实务界关于海商法发展的记忆, 通过此公众号与大家分享。
欢迎大家关注!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