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圆不了贾跃亭的造车梦,FF是否该放弃量产?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2-05 19:52:31

政务机器人

贾跃亭曾告诉记者,再有100亿(人民币),FF 91就可以大规模量产。从2013年11月份立项,直至今天,险些拖垮乐视公司的汽车项目,已经烧掉了超过150亿人民币资金,约合23亿美元,已经远远超出特斯拉的融资总和。

然而,与贾跃亭从未谋面的孙宏斌半路杀出来,150亿人民币注资乐视。乐然投资和华夏人寿跟投18亿。这戏份真是给2017年开了当头一炮。

这位在外媒前激昂演讲的中国老板,对腾讯财经坦言:汽车、易到、手机,是让乐视陷入财政危机的三大因素。把汽车当做一个业务板块,由母公司乐视注资,而不是列为连续创业项目来做,足以见得贾跃亭的野心和胆量。

乐视帝国的拓张速度实在跋扈,让我想起了葛优在《让子弹飞》中的经典台词:“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这一点贾本人也承认:需要刹车检修了。

168亿主要是解决债务问题

实际上,合计168亿的注资,并不能挽救乐视的汽车业务。昨日孙宏斌在战略发布会上,也坦言这笔钱主要是解决乐视除汽车业务之外的资金需求。换句话说,就先帮乐视还债。

经《骇驾》(ID:hackdrive)查询,乐视目前负债总计约189.7亿人民币(数据来源:同花顺),其中流动负债高达100亿人民币。这笔债务中,绝大部分是乐视手机供应链的欠款,而且都已逾期。乐视是如何债台高筑的,本文不深究;而168亿人民币,只是让乐视活下去、不至于崩塌的一根救命稻草——对于汽车业务并没有实质帮助。

在成为乐视第二大股东后,融创中国是否支持贾跃亭开展造车计划是个未知数。目前来看,在易到、手机两个板块持续烧钱的情况下,汽车业务所需的巨额资金将依然面临融资难,并且有进一步拖垮乐视的风险。

孙宏斌声称,他看好汽车,但不懂汽车。作为房地产商人,以150亿这样的一笔“小资金”入股一家互联网平台,其战略价值一定体现在乐视的媒体属性上。乐视虽然不是中国最大的搜索、社交或电商公司,但却是互联网企业中布局传媒产业较重的一家。

乐视目前的境地,相当符合“社会工程学漏洞”这样一个投资学的本质。孙宏斌选择帮乐视解决债务,而避开手机、汽车业务,是明智的狠招。这150亿,分别投到了乐视网、乐视影业和乐视致新三个板块,均为内容公司或传播渠道。

“不懂”的意思,就是不感兴趣

融创总裁汪孟德称,融创的现金流没有问题,150亿投资对他们来说,“就是拿一两个项目的钱”。这种段子手式的戏称,更验证了融创是在“捡漏”的心态。

孙宏斌是个聪明人,他并没有说破一件事:他并不支持贾跃亭的造车计划。入股乐视,既不是因为驰援老乡,也不是因为看好造车。真正的原因是,由于手机、造车拖累了乐视,让融创发现了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投资标的。

一家“千亿俱乐部”的房地产企业,拿出一笔“小钱”入股一家处于崩溃边缘的互联网公司(其实是个传媒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这种战略棋局,明显是房地产泡沫催生出来的营销需求。

我相信,当贾跃亭面对记者说出汽车业务存在100亿人民币资金缺口时,他并没有把孙宏斌的驰援当做一个筹码。对于乐视来说,整个公司能否撑下去,比FF 91能否量产更加急迫。

没有乐视,就没有FF和Lucid Motors(乐视入股的另一家汽车公司)。贾跃亭刹车检修的结论,是要先让乐视的核心业务继续生存,造车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其实,现在最着急的人,可能不是贾跃亭,而是去年11月份联合投给乐视6亿美金的“商学院同学们”。

接盘侠在哪里?

如此看来,内华达州财政部长Dan Schwartz的质疑是有道理的:乐视的汽车业务,尽管在贾跃亭心中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但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庞氏骗局”。因为它的资金需求似乎是无底洞,而且长期来看毫无盈利征兆。

纵观全球,能跳出来轻轻松松当乐视汽车接盘侠的人,恐怕只能从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中找。可惜的是,融创已经带头表态了。乐视汽车也好,FF也好,对于这帮头脑精明、投资快准狠的商人来说,根本就不是他们的菜。

现阶段,真正敢把巨额资金投向新兴造车的,只有两类机构:PE,政府。实力雄厚的民间LP,压根就对这个不感兴趣。这一次,贾跃亭那偏执的造车理想,只能向现实妥协。

贾跃亭造车的症结到底在哪?

其实,我们认为包括乐视在内的新兴造车公司,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市场容纳水平。乐视管理层在贾的绝对意志下,认为汽车工业正迎来难得一遇的拐点,乐视作为资本运作者,可以外行打内行,弯道超车。

全球汽车市场,尤其是车型最为丰富的中国,汽车品牌已经趋近于饱和,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要造车,得先想清楚能不能卖出去。造车公司的最大症结,不是设计能力,也不是研发能力,而是销售能力。

或者叫做销售实力。渠道先不谈,仅品牌知名度、市场营销预算、售后服务体系三点就够他们喝一壶了。能造出来不算英雄,你能卖得出去才叫本事。动辄吹嘘10万、20万的产能,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过,看到贾跃亭在获得救命资金后愉悦的表情,我们觉得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偏执狂和冒险家。从网络技术员到站在世界舞台发布自己的新车,虽然饱受争议和谩骂,但这个商人从未停止过折腾,乐视总是在生死关头获得续命。为这一点,值得点赞。

即便有100亿,FF 91依然会难产

但《骇驾》依然认为,FF 91从技术角度分析,是一款难以持续量产的车型。它的定位很奇怪,近200万的售价和各种高难度集成,即便资金到位,小规模作坊式量产问题不大,但规模化生产将成为无底深渊。

问题就来了:售价过高(设定太过于黑科技),导致销量上不去;于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持续量产(支付拖欠的上游供应商),也就没法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特斯拉为何急于将Gigafactory投入生产,就是这个道理。

最早在Model S上市时,特斯拉曾推出过40kWh车型(其实电池是60kWh的),就是为了降低购买门槛(不到5万美元)。而且Model S只解决了一个续航问题,为了节省制造成本,没有加入任何在当时看来匪夷所思的黑科技(17英寸屏幕其实是为了节省中控磨具复杂程度而做的一种妥协)。

所以,FF 91在市场方面完全无法跟特斯拉相提并论。而愿意为几百万的新晋品牌掏钱的人,只有生活在迪拜的石油大亨,他们愿意收藏那种出自知名设计师的高性能“怪兽”。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