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地苏木的形态及其功效与作用!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9-13 20:55:57

仲景养生

  地苏木,中药名,为金星蕨科植物披针新月蕨的根茎及全草。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及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活血除湿的功效,常用于跌打腰痛,血凝气滞。

  【药材名称】

  中文名:地苏木

  拼音名:Dì Sū Mù.

  地苏木的别名:过山龙、蕨萁钻石黄、鸡血莲(《四川常用中草药》),散血莲、凤尾七(《贵州药植目录》)。

  【药材来源】

  地苏木为金星蕨科植物披针新月蕨的根茎及全草。

  【性味归经】

  地苏木味苦、涩,性凉。归肝经。

  《四川常用中草药》:"苦涩,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地苏木3~6钱;或浸酒。

  【地苏木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地苏木具有活血除湿的功效,常用于跌打腰痛,血凝气滞。

  1.《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除湿。治跌打腰痛,血凝气滞。"

  2.《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痢疾。"

  【地苏木的原植物形态】

  地苏木,多年生草本,高70~13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壮,坚硬,径达1厘米,黑褐色,有纵槽沟。

  纤维根黑褐色,密被棕色柔毛。羽状复叶,远生;叶柄粗壮,长15~25厘米,稻秆色。

  叶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40~80厘米,宽18~30厘米,纸质。羽片6~9对,互生,长线形至狭线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

  先端渐尖,边缘有浅锯齿,基部广楔形,有短柄,侧脉羽状,细脉7~9对。孢子囊群圆形,近侧脉着生排成两行;无囊群盖;孢子两面形。

  【生境分布】

  地苏木生于中山以下的沟中阴湿地或山林下。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及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

  地苏木在秋季采收。

  【性状鉴别】

  地苏木的根状茎长而横走,粗壮,坚硬,径达1cm,黑褐色,有纵槽沟。纤维根黑褐色,密被棕色柔毛。

  羽状复叶,叶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纸质。孢子囊群圆形,近侧脉着生排成两行;无囊群盖;孢子两面形。

  【地苏木的附方应用】

  治跌打损伤:地苏木30g。泡白酒半日后即可饮,每次10-20ml;外用适量搽伤处。(《万县中草药》)

  【地苏木的图片】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