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米赵冰:服务业灵活用工新思维和组织策略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09-20 16:15:05

付费下载中国的蓝领市场是一片蓝海,但服务业的用工现状仍面临诸多难题。灵活用工服务平台能够促进企业方和应聘者的信息流通,为双方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为中国的劳动力雇佣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11月30日下午,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互联网应用工作委员会指导,主办的2018创新者年会—企业智能服务创新者论坛在北京顺利举办。本次峰会响应2018创新者年会“智能产业 美好生活”主题,邀请行业成熟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以及一线投资人在市场转折点时期,与行业人士共同交流未来企业服务发展方向。

全场大会交流内容突出“智能”两字,现场国双科技、阿里钉钉、金蝶集团、安华金和、热璞科技、柏睿数据、偶数科技、易点租、斗米、汇联易、元璟资本、红点中国、梧桐树资本、薪太软、泰迪熊移动等国内一线企业家、创业者、投资人发表了最新行业观点和趋势看法。

以下是斗米联合创始人兼营销副总裁赵冰进行的演讲,速记经整理,供行业人士阅读了解。


大家好,先简单介绍一下斗米,我们是2015年10月份成立的灵活用工服务的平台,截至目前已经获得了由高瓴资本、高榕资本、蓝湖资本领投,腾讯、百度、新希望集团等知名企业多轮过亿美元的融资。斗米业务发展非常快,因为我们深耕的是巨大的服务业基层岗位的灵活用工招聘市场,B端需求非常旺盛。

下面我会具体讲一下我们的商业模式和目前相应的进展。

最广泛的服务业基层岗位的灵活用工是招聘领域最难突破的,那么我们为什么看好这个赛道?我们分析了服务业的比重和地位:GDP占比是54%,增速保持在7%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60%。

2015年创业的时候,我们分析了很多的赛道,当时有三个条件是我们考虑的。第一,市场上是不是有足够的容量,是不是数千亿乃至万亿的市场;第二,这个模式在企业端解决的是痛点,而不是痒点;第三,模式能否快速复制,所以我们就切入了相对高频的市场。我们看到白领领域有智联,垂直领域有BOSS、拉勾。在中国其实有3个亿的蓝领市场,这块市场相对还是一片蓝海,所以我们决定切入这个领域。

这三条线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整个农业是在向下,工业也在平稳发展,实际上制造业这几年在下降,但服务业这几年一直在上涨。而整个服务业目前用工的现状是:招聘难、留人难、管理难和成本高。其实不管是服务业,还是目前我们在座的一些企业,或是更往上走的一些行业,在今年整个宏观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用工成本都是增加的。

其实整个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都是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阶段。从左边的图中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劳动年龄的人口绝对值占比逐年下降,从2001年开始,15岁到59岁这个年龄段的劳动力占比也是下降的,可见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老龄化时代。

右侧这个图是求人倍率状况:求人倍率指的是需求的岗位数比上招聘的人数得出一个倍率。1:1是最合适的倍率,当求人倍率大于1,说明职位供过于求,一个人对应多个岗位的需求特别是服务业的求人倍率远大于1。我们前天去见国字头广告的单位客户,目前他们平均是12个保安岗位去找一个人,求职率非常高。所以我们看到整个服务业的求人倍率是4.5倍,招聘难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还有就是留人难。现在整个用工群体的方向是偏年轻化,整体观念也非常洒脱:今天干得爽就继续干,干得不爽就走了。我们在整个用工形势上做了分析:白领群体是5千万人,换工作的频次是2.5年/次,而服务用工的群体在中国有3亿人口,这一群体换工作频率更高,每年换4次。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95后的异军突起,这代表我们的管理难度会加强。我们现在服务的客户用工场所30%在室外,30%在室内,还有30%在操作点和营业场所。以双十一为例,像京东、菜鸟、顺丰和德邦给我们大量的用户需求,一类是快递配送员,一类是仓库分捡,这两家公司的用工需求以万人计算,用工区域非常广泛,但是周期非常短。

第三就是人力成本比较高。前几个月国家曾经出台过一系列的政策,尤其是2019年1月1日社保入税的事情,这对很多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压力。在服务业里面,很多像餐饮、零售这类企业的一线员工并没有缴纳社保。2019年1月1日整个社保的征收权利正式转向给税务部门,税务部门发布的个税系统会对标社保系统,从而非常清楚地知道这家企业有多少人应缴纳社保,这基本上就填补了漏洞。所以据有关专家预测,仅这一项,企业的用工成本就会增加30%以上。

这个就是刚刚讲到的大政策背景下的一些挑战。

在服务业里面我们如何去突破这种困难?斗米为这些企业提供什么服务呢?

首先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招人难、留人难,我们先从关注求职者开始。

通过斗米的用户画像、大数据算法来分析他们的数据。目前在灵活用工服务领域,95后已经成为主流,占比将近50%;23岁到27岁之间的占到36.4%;27到37岁的占到18%。他们绝大部分人的月收入是在3千到5千之间。3千元以下的占到将近30%,5千到8千的占到18%。同时这部分人的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占到30%,绝大部分是集中在职业高中层面,这是目前我们服务业灵活用工群体的画像。

我们再看一下他们工作模式的转变。他们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分布在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劳动发展领域,并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现在我们看到送外卖的、开快车的、送快递的,其实有些做得不错的人,收入还是比较理想的。我们不断地做一些相应的项目,例如做外卖小哥的访问系统。我们看到:其中收入高的一个月能拿到2到3万以上,但他们最忙的时候是在夏天和冬天。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天气越热或越冷,他们的收入就会越高,天气越温和的时候他们的收入会下降,就会选择新的工作。

其次,他们能够非常好地把手机、地图和电动车相结合,这说明他们就不是一个纯粹的体力工作者。也许我们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你能够非常准确地在规定时间内把外卖送到用户手里,这不是纯粹用体力就能达到的。

那这个群体的诉求是什么呢?第一是一份不错的收入,第二是稳定的住所,第三是认可,第四是发展的方向。

尤其是稳定的住所,今年出现了大量劳动力外迁的情况。我们前段时间和海底捞一块儿做一些项目,目前整个海底捞的员工住宿成本也是很高的,包括顺丰。平均一个员工在北京的住宿成本要达到七八百,因为这些企业的人文关怀做得非常不错。以前很多企业会住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地方,现在不管是做餐饮还是做外卖,都统一规定员工必须住正规的商品房。

同时,我们从刚才的画像中可以看到一些对比,这个对比就是我们B端的企业方和C端的服务者两者的招聘思维模式不太一样。中国的门店招聘会要求你的年龄、身高、形象、学历等等。我们来看一下日本对于整个服务业的招聘广告是怎么做的?它会写:只要成年都可以,可以带薪休假,可以每个礼拜上一天班,完全是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从C端角度出发做一个招聘广告。在整个服务业,蓝领对于安全感需求非常强,为什么很多25岁到30岁之间的基层劳动力到北京一线会选择餐饮行业呢?因为餐饮行业管吃管住。中国的雇主思维是要什么,日本的雇主思维是给什么。信息的准确性,工资的保障,管住宿,管餐饮,这些都是服务业基层人员求职的诉求。

所以结合C端的诉求和创新,我们2005年推出一站式灵活用工的服务平台,当一个求职者在平台报名,可以看到相应的岗位信息,当一个B端在平台发布职位,会看到同样关心相应工作的人。假如麦当劳发一个信息,通过一些算法店长可以看到整个报名信息。同时平台上有雇主方的视频、图片,形象的展示和员工的精神面貌,来给求职者展示一个非常真实的工作场景,而不是说你面试时我告诉你环境非常好,但进来后发现环境脏乱差。所以我们是从C端的角度出发去还原整个用工场所,360°体现他们未来的工作场景。

这就是我们提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一个用户从报名、求职、面试、入职,形成一个闭环;B端企业通过发布职位、筛选简历来邀约、发offer,形成另一个闭环,通过一系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